(來源:2022年9月《求是》,作者為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
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出的一個重大戰略判斷。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正確認識新發展階段的歷史方位
新發展階段是一個什麽樣的階段?這是深刻理解和把握這一重大戰略判斷的首要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我們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這標誌著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給予新發展階段明確定位,賦予其科學內涵。這就是,新發展階段不是什麽別的階段,而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個新的歷史方位,在我國發展進程中具有裏程碑意義。
在歷史的長河中拉開視野,能夠更好認識和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歷史方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中國曾經是世界上的經濟強國,後來在世界工業革命如火如荼、人類社會發生深刻變革的時期,喪失了與世界同進步的歷史機遇,落到了被動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鴉片戰爭以後,由於外國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朽,中國逐步成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但是,也就是從那時起,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誌士不屈不撓,奮起抗爭,苦苦尋求中國的現代化之路。辛亥革命後,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曾撰寫《建國方略》,被稱為近代中國謀求現代化的第一份藍圖。那時還有許多先進的中國人提出了“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科學救國”的主張。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件下,中國現代化沒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1921年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此,中國人民求解放、謀發展就有了主心骨。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就是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的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1954年,我們黨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提出了建設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的目標。1964年,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再次提出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的目標。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舊中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邁出堅實步伐。改革開放以後,我們黨提出“三步走”發展戰略。進入新世紀,在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之後,黨又提出,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黨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歷史起點上,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發展階段,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後,開啟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
正確認識新發展階段的堅實基礎
新發展階段是如何形成的,它形成的物質基礎是什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的不懈奮鬥,到‘十三五’規劃收官之時,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了新的大臺階”,“特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成果,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取得歷史性成就。這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裏程碑意義,為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朝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奠定了堅實基礎”。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生產的發展是整個社會生活以及整個現實歷史的基礎。新發展階段的提出不是隨意的,不是偶然的,而是有重要現實依據,這個依據就是“我們已經擁有開啟新征程、實現新的更高目標的雄厚物質基礎”。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只有打贏脫貧攻堅戰,才能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上下同心、盡銳出戰,攻克堅中之堅、解決難中之難,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經過長期努力奮鬥,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0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城鎮化率超過60%,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超過10億人擁有基本養老保險,超過13億人擁有基本醫療保險。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新的一大步,實現了從大幅落後於時代到大踏步趕上時代的新跨越,也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積蓄了強大勢能,為我國朝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奠定了堅實基礎。
正確認識新發展階段的奮鬥目標
新發展階段承擔著什麽樣的歷史任務,要實現什麽樣的奮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中國成立不久,我們黨就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經過13個五年規劃(計劃),我們已經為實現這個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30年將是我們完成這個歷史宏願的新發展階段。我們已經明確了未來發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這就是,到2035年,用3個五年規劃期,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然後,再用3個五年規劃期,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對於“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具體內涵,黨的十九大報告作了擘畫和描繪。這就是,到2035年,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各方面製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對於“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具體內涵,黨的十九大報告同樣作了擘畫和描繪。這就是,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以上兩個分階段的歷史任務,就是新發展階段的奮鬥目標。黨的二十大將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至關重要。
正確認識新發展階段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關系
新發展階段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什麽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我們所處的新發展階段,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一個階段,同時是其中經過幾十年積累、站到了新的起點上的一個階段。”對新發展階段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關系,總書記是從兩個方面來論述的。一方面,指出了新發展階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一個階段。就是說,新發展階段包含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內,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外的一個什麽階段。另一方面,強調了新發展階段是經過幾十年積累、站到了新的起點上的一個階段。就是說,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能停留在過去,必須認識把握它的新內涵。如果不是這樣看問題,就會犯片面性、絕對化、機械論錯誤。
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及基本路線,是我們黨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黨的十三大在以往認識基礎上,總結歷史經驗和改革開放新鮮經驗,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內涵,指出這個論斷包括兩層含義:第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和國家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發展階段,從其歷史方位和奮鬥目標看,還沒有超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範疇,這一點是必須明確的。
同時,也要認識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一個靜態、一成不變、停滯不前的階段,也不是一個自發、被動、不用費多大氣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過的階段,而是一個動態、積極有為、始終洋溢著蓬勃生機活力的過程,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日益接近質的飛躍的量的積累和發展變化的過程。毛澤東同誌曾指出:“一切事物總是有‘邊’的。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不斷地進行的,每一個階段也是有‘邊’的。不承認‘邊’,就是否認質變或部分質變。”
一個大國的發展、一個偉大民族的復興,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進程,必然要在階段性與連續性相統一、量變與質變相承接中一步步接近宏偉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發展的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從初級階段向更高階段邁進的要求,必須用辯證的、歷史的、發展變化的觀點看問題,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關系。
正確認識新發展階段與新時代的關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那麽,新發展階段與新時代是什麽關系?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的光輝歷程。黨的百年多的奮鬥歷程,根據每個歷史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和黨面臨的主要任務,劃分為四個歷史時期,即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新時代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歷史依據來看,新發展階段是我們黨帶領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新階段。”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性跨越。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的確立,社會主義建設的大規模開展,實現了從社會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性跨越。黨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新的歷史性跨越。如今,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正帶領人民在此前發展的基礎上繼續前進,續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的篇章。
新時代是從黨的十八大開始的,新發展階段是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開始的。新時代與新發展階段時間長度不同,但要完成的歷史任務和要實現的奮鬥目標是一致的。
正確認識新發展階段與中國式現代化的關系
在新發展階段推進的現代化是一種什麽樣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任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當然我們建設的現代化必須是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的”。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我國所推進的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國情的中國特色。在論述這個問題時,總書記特別強調了中國式現代化具有的鮮明特征: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征具有重要意義,這是決定我國新發展階段前進方向和社會性質的問題。我國14億多人口要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在人類歷史上是一件有深遠影響的大事。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我國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我國現代化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我國現代化註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我國現代化強調同世界各國互利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在新發展階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胸懷“國之大者”,對以上五個方面牢記在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的方向,要在我國發展的方針政策、戰略戰術、政策舉措、工作部署中得到體現,推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為之努力。”
正確認識進入新發展階段與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系
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製約、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新發展階段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新發展理念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最重要、最主要的重大理論和理念,回答了關於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我們黨面對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提出來的,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必須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怎樣處理好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呢?習近平總書記對此作了深刻闡述:“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由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決定的,三者緊密關聯。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把握新發展階段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依據,貫徹新發展理念為把握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行動指南,構建新發展格局則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選擇。”歷史方位與現實依據、指導原則與行動指南、路徑選擇與戰略選擇,給予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準確定位。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全面系統科學地闡述了三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為做好新發展階段的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