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與新媒體環境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專題研討會上的講話
李衛紅 2015-10-11
尊敬的顧秀蓮主任、各位同誌:
下午好🙆🏿♀️!
研究互聯網與新媒體環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問題,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關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的一個亟待破解的時代課題。講四個問題。
一、網絡與新媒體環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面臨機遇和挑戰
網絡與新媒體的出現與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歷史性進步,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人類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網絡與新媒體環境的開放性和便利性,有助於青少年去不斷接觸新事物、新技術和新觀念🧝♂️,為他們提供了獲取知識的新途徑,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開拓了他們的視野🚫,也給他們營造了一個全新而又寬松的交流環境👰🏽♀️,促進了他們個性的發展🟰。
但網絡與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調查顯示👛💿,互聯網上超過六成以上都屬於偏向負面的不良信息。青少年尚處於價值取向建構階段🙅🏽♂️,往往因為知識儲備和社會經驗的不足,缺乏對信息實質的深度思考和理性批判🤫,不知道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容易造成心理認知的多元異化,甚至在暴力遊戲和黃色網站中迷失真實的自我💋,形成扭曲的人格特質,影響樹立健康穩定的人生觀♙🧏🏼♀️。特別是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網絡渠道的四通八達使得意識形態領域的爭奪日趨激烈🛀🏼,一些刻意抹黑黨和政府形象👳🏽、醜化中國傳統文化📟、鼓吹對抗現實社會的內容在網絡上興風作浪,面對這些別有用心的網絡垃圾🚳📥,部分青少年對其中所蘊藏和宣揚的核心實質難以做出準確的鑒別和判斷,導致是非觀念模糊、道德意識下降,甚至身心健康受到侵害🏵。因此🫸🏿,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充分認識到網絡與新媒體環境給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二、加強調查研究🧑🏼✈️,增強網絡與新媒體環境下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
開展思想教育必須了解教育對象,只有了解了教育對象才能有針對性地做工作。隨著“90後”一代開始從校園走向社會,“00後”一代也進入到了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成為青少年主流群體,他們身上都帶有深深的互聯網烙印✋,他們與其講革命🪁🤟🏽、講理想🕒、講傳統的祖輩和講責任、講奉獻、講進取的父輩在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生活方式上呈現出明顯的區別。
教育部關工委理論研究中心開展了“關工委對青少年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工作研究”🧚🏽,對全國17個省的近500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獲得了一份真實有效的調研成果🛠,得到了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和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高度肯定。調研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思想主流積極🥷🏿、健康向上,政治立場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充滿信心🧲,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高度認同。這是多年來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可喜成果。調研也發現,部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觀念受到了西方憲政民主、“普世價值”🫄🏿🛢、新自由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的影響,呈現出對一些西方思想理論盲目崇拜和偏好的嚴峻態勢。這再一次警醒我們😩👰🏽,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加強和改進針對青少年的網絡與新媒體環境下的思想道德建設,任務艱巨🕟,刻不容緩。
三、加強網站建設,掌握網絡與新媒體環境下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1、搭建交流平臺♓️。網站和微信平臺是當今網絡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的主渠道,處於網絡文化建設的最前沿⛳️,在構建輿論引導的新格局中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教育部關工委目前已經搭建了兩個網絡平臺🌛,教育部關工委官方網站和中國家庭教育網。教育部關工委官網主要面向教育系統各級關工委和廣大老同誌,指導開展“立德樹人”這項根本性工作。中國家庭教育網則面向廣大家長和家庭教育工作者,傳達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交流家庭教育工作和家庭教育經驗,目的同樣是“立德樹人”。下一步👩🏽🦲,我們還要建立教育部關工委公眾微信號🚄,面向全社會🧚🏽♀️,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教育系統關工委🤶🏼,也有不少地方和學校搭建了網絡平臺,如同濟大學關工委2008年就建起了網站。網站以老同誌為工作主體✨,以青年和大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采用“老青配”的工作模式,在網站內容上兼顧老年用戶和青年讀者兩方的特點和需要。如今🙇🤸🏼♀️,它的受眾群體延伸到了外省💎、港澳和海外地區🙋♀️。7年來👩🏽🎓,發文6000余篇,平均篇點擊率近3000次🧙🏼。
23️⃣、豐富宣傳教育內容。總書記強調,要增強陣地意識🏌🏿♂️,主動占領宣傳思想陣地🏒,增強主流意識形態凝聚人心的說服力、影響力。通過網絡🧘🏽、新媒體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發揮教育系統的優勢和強項🤩。發揮高校、人才優勢,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及時準確地解讀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講好黨史國史校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正能量,唱響主旋律。另一方面,針對負面新聞事件、錯誤觀點和思潮👨🏻🦯➡️,開展針鋒相對的鬥爭🦈,敢於評論、善於評論,深刻犀利地揭露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堅決有效地回擊各種攻擊和抹黑,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理解社會問題。
3、探索網絡教育方法。網絡與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教育不同傳統的思想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規律,我們在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時📄,一定要研究規律,適應特點,掌握方法🙍🏽♀️。如網絡和新媒體環境下📉🎧,人與人之間不再有身份、年齡🕢、地位的差別。因此,關工委老同誌,在跨越了互聯網知識和技術的阻礙之後🧑🏻🍼,還需放平視角,用平等的方式與青少年進行溝通,用青少年容易接受的“普通話”(網言網語)闡釋他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要善於“換位思考”,切忌“居高臨下”▶️,將思想道德教育寓於春風化雨的交流之中,力求“教學相長”👵。
四🫂、加強學習研究,練就網絡與新媒體環境下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本領
網絡與新媒體環境下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對關工委的老同誌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是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劉延東副總理重要講話精神、履行關工委職責所無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重要課題。因此,各級關工委組織和廣大“五老”要直面現實,克服困難,加強學習,主動適應網絡和新媒體環境下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要學習上網聊天、發微信🏌🏼、快速查找瀏覽等基本技能🪩,熟練掌握網絡與新媒體環境下開展交流的工具;要學習網絡文化👷♂️🤵🏻,深化對新媒體傳播規律的認識,了解熟悉青少年網絡交流習慣,提高與青少年網絡交流的能力;要學習新知識🐣、新信息🌾,拓展知識面💆🏼♂️,跟上形勢發展🚺,把握網絡交流的主動權🪤✡️。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在四川成都電信南街的社區🍽👩🏼⚕️,有一群活到老學到老的觸網老人☯️,領頭人退休教師王克斌雖已年近八旬,卻組織“五老”們短時間內完成“網絡掃盲”工作。在網絡世界裏,主動承擔起關愛社區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擔🤵🏽♂️。在安徽合肥🌧,高校退休教師蕭立功老人察覺到網絡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後,便立即自學網絡知識,借助網絡平臺傳播科學的信息🫏,揭露各種披著科學外衣的文化糟粕。他的“老頑童”網站獲得中國中老年“十佳”科普網頁的稱號。
教育系統關工委和“五老”認識到,面對網絡環境復雜化的現實🦶🏽🦸🏻,必須加強對網絡文化的學習和研究,深化對新媒體傳播規律的認識,練就網絡與新媒體環境下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本領↩️。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思維,由封閉走向開放,實現教育模式的轉型;化被動為主動,實現教育方式的轉換🕵🏿♀️👨🦳;變抵製為利用,實現教育載體的升級和教育理念的革新。只有這樣,才能守土有責、主動出擊🤱🏽、尋求突破🐬👢,化挑戰為機遇,牢固占領青少年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嶄新的陣地。
總之,網絡與新媒體環境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我們必須直面挑戰🆓,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新任務☸️,積極探索網絡與新媒體環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特點規律,積極創新網絡與新媒體環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作出應有的貢獻📽。